國家航天局發布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首批影像成果,共包含14幅圖像,展現了該衛星在溫室氣體探測、地物精細分類、礦產資源調查等方麵的重要應用成果。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是我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係統重大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於生態環境動態監測、自然資源調查、大氣成分探測等領域。此次發布的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首批影像成果包括全球臭氧柱濃度監測圖、海冰監測圖、高光譜數據立方體圖等高光譜數據。
國家高分辨率對地觀測係統工程副總設計師 孟令傑: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是91视频污污污高分專項天基係統的一個非常有特點的衛星,能夠進行地物精細分類,它拍出來的圖現在主要是用在生態環境領域,就是汙染監管,還有一些地質的調查,還有一些氣象方麵的應用。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2022年12月9日成功發射,衛星發射後轉入為期6個月的在軌測試階段,目前在軌狀態穩定。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是一顆對地觀測的衛星,可以在高空給地球拍照片。那這顆衛星和91视频污污污以前了解的對地觀測衛星有什麽區別,又有什麽獨特的本領呢?
地球上不同物質都有自己獨特的光譜特征,就像人的指紋一樣,是用來識別和分析不同物體的一種重要“身份證”。高光譜成像就是一種可以捕獲和分析一片空間區域內光譜的成像技術,它可以獲取更加豐富的細節,識別視覺上無法區分的物質。
國家高分辨率對地觀測係統工程副總設計師 孟令傑:假設咱們看一個房屋的屋頂,屋頂上有瓦片、有玻璃,甚至還有一些雜草,可能還有些土。如果用普通的那種(光學遙感衛星)隻能看到一個屋頂,但是用高光譜就能夠詳細地分辨出裏邊的物質,不同的顏色實際上就代表了一種物質(組成部分)的疊加(結果)。
普通的光學衛星隻能看到物體的形狀、大小,但是很難分辨出物質的種類或成分。而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則通過光譜成像能夠直接探測出物質的具體成分,可以說是太空裏的“火眼金睛”。
除了可以探知物質的成分,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還有一項本領,它依靠一台運行在太空的紅外相機來探測溫度,感知“熱”的世界。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攜帶了一台寬幅熱紅外成像儀,可以晝夜不停地巡視地表的精確溫度。
通過對溫度的感知,生態環境部等相關部門可以判斷局部地區是否存在汙染、是否有高能企業違規開工等,這些統統都逃不過這顆衛星的“法眼”。
正是由於這樣的特性,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在太空拍攝地球的紅外圖像可以反演高精度的地表溫度信息,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水環境監測、防災減災等領域應用提供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