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觸式分光測色儀測試探頭和被測樣品非接觸測試,實現液體、醬狀物、粉末等非接觸精密測色。那麽,它是如何測試的呢?本文以91视频直播下载時45/0係列非接觸式分光測色儀為例,簡單介紹了非接觸式分光測色儀的結構和測量原理。
顯示屏:7英寸TFT純彩電容觸摸屏;用於顯示測量數據及儀器操作導航。
LED指示燈: LED指示燈有綠色、紅色兩種指示顏色。
儀器上電(電源適配器通電,開關撥動至“1"),指示燈亮。測量過程中綠燈閃爍,測量完成綠燈常亮,儀器運行異常時紅燈常亮。
喚醒/測量按鍵:待機模式短按測量鍵喚醒係統;短按開啟測量,測量過程中按鍵操作無效。
電源1/0開關:開關撥動至“1”,儀器上電開機;開關撥動至“0",儀器斷電關機,通過撥動該開關為硬開關機。
USB接口:USB接口用於與PC電腦連接通信,通過PC端電腦顏色管理係統軟件實現更多功能擴展。
打印接口:用於連接打印機,可以打印測試樣品色度數據。
電源DC口:通過電源適配器為儀器供電,電源適配器輸入交流電(AC110V-240V),輸出為直流24V/3A。
測量口徑:黑白校正時,白板和黑筒需貼緊測量口徑。測量時待測物體需置於測量口徑下方。測量平台:用於放置被測物體。測量平台有十字定位,可以使待測物體更準確地對準測量口徑,提高測量數據的準確性。
白板:測量模式時黑白校正的白校正使用,作為儀器的高反射率測試基準。
黑筒:測量模式時黑白校正的黑校正使用,作為儀器的0基準。
圖2左側圖片為45/0係列測試原理圖,按照CIE15規定45/0幾何光學結構,光線環形均勻照明待測表麵(圖示中底部支撐板(固定)),此時儀器測量口徑與待測表麵固定距離為7.5mm;用黑筒、工作白板對測試儀器進行黑白校正,然後將待測零件放置同樣位置,(注:儀器測量口徑底麵距離工作白板、待測零件的表麵確保距離為7.5±0.2mm;儀器分別進行光學信號采集,經光學分光係統色散,電子集成電路運算,最終將待測零件的色度指標呈現給顯示界麵。
圖2右側圖片為D/8係列測試原理圖,按照CIE15規定D/8(包含鏡麵反射光)幾何光學結構,光線經過積分球勻化,均勻漫反射照明待測表麵(圖示中底部支撐板(固定)),此時儀器測量口徑與待測表麵固定距離為3.0mm;用工作光阱、工作白板對測試儀器進行黑白校正,然後將待測零件放置同樣位置,(注:儀器測量口徑底麵距離工作白板、待測零件的表麵確保距離為3.0±0.1mm;儀器分別進行光學信號采集,經光學分光係統色散,電子集成電路運算,最終將待測零件的色度指標呈現給顯示界麵。
注意:待測零件測試麵與測量探頭平麵的距離精度和平行度對測試準確性有影響,請盡量減小誤差,將誤差控製上述範圍之內。14:42圖3左側圖片為45/0係列測試示意圖,在測試待測零件測試麵時,需要確保測試麵與測量口徑底麵的距離為7.5±0.2mm。常用的操作方法,將待測零件放置在底座支撐板上,向儀器輸入樣品高度H,儀器根據輸入樣品高度調整儀器頭部位置,從而確保測試麵與測量口徑底麵7.5±0.2mm。當不清楚待測零件高度時,需要在儀器樣品高度界麵進行高度調試。
圖3右側圖片為D/8係列測試示意圖,在測試待測零件測試麵時,需要確保測試麵與測量口徑底麵的距離為3.0±0.1mm。常用的操作方法,將待測零件放置在底座支撐板上,向儀器輸入樣品高度H,儀器根據輸入樣品高度調整儀器頭部位置,從而確保測試麵與測量口徑底麵3.0±0.1mm。當不清楚待測零件高度時,需要在儀器樣品高度界麵進行高度調試。
在實際測試過程中,為提高測試效率,可以做工裝治具確保測試待測零件測試麵與測量口徑的距離(參照工作白板、黑筒的結構)。
注:電機帶動儀器頭部移動過程中,避免手、物體等出現在儀器頭部運動的範圍內,以免傷到身體、損壞物體及儀器。圖片及視頻鏈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