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度(Illuminance)是光度學中的重要物理量,用於量化物體表麵接收可見光照射的強度。其定義為:
1 lx=1 lm/m 2
表示1流明的光通量均勻分布在1平方米表麵上所產生的光照強度。這一概念由國際照明委員會(CIE)標準化,是照明工程和顏色科學的基礎參數。
1. 點光源照度公式(適用於點狀光源,如LED燈泡)
照度與光源強度(I,單位:坎德拉cd)、距離(d,單位:米)及入射角(θ)相關:
垂直照射時(θ=0°):公式簡化為 E=I/d2 (平方反比定律)。
實際應用:若一盞100 cd的燈泡垂直照射2米外的表麵,照度為 100/2
2. 麵光源照度公式(如熒光燈、積分球)
需積分計算光通量(Φ)在受照麵積(A)上的分布:
均勻照明時:若1000 lm的光通量覆蓋5 m²平麵,照度為 1000/5=200lx。
非均勻照明:需分區域測量或使用照度計逐點掃描。
3. 多光源疊加公式
多個光源照射同一表麵時,總照度為各光源貢獻的線性疊加:
1.人眼感知的依賴性
人眼對顏色的分辨能力(色差閾值ΔE)直接受照度影響:
低照度(<50 lx):視錐細胞靈敏度下降,色覺向“藍黃”偏移(普金耶現象),導致色差判斷失真。
標準照度(500-2000 lx):CIE推薦顏色檢測環境需維持在此範圍,確保ΔE<1的測量精度。
2. 儀器測量的技術要求
反射式91视频污污污:需穩定照度(通常600 lx±10%)以避免光譜反射率波動。
透射式91视频污污污:透明樣品的照度均勻性要求更高(如ISO 2469規定紙張檢測需1000 lx±5%)。
3. 照度不足的典型問題
信噪比降低:光電探測器輸出信號弱化,引入隨機誤差。
暗部細節丟失:深色區域(L*<20)的色坐標a*、b*出現漂移。
同色異譜誤判:不同光源下的顏色匹配失效(如D65與A光源對比)。
1. 標準化照明條件
CIE標準光源:D65(模擬日光)、A(白熾燈)等需配套規定照度(如D65推薦2000 lx)。
Munsell顏色係統:要求樣品表麵照度均勻性>90%。
2. 動態補償技術
實時反饋係統:通過光傳感器調節LED陣列功率,維持恒照度。
多通道校準:在低照度區域(如陰影處)自動提升增益補償。
3. 特殊場景解決方案
高反光表麵:采用偏振濾光片減少鏡麵反射導致的照度虛高。
微小樣品測量:顯微91视频污污污需局部增強照度(如5000 lx聚焦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