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的霧度和透過率是評價其性能的重要指標。霧度反映了玻璃表麵散射光的能力,而透過率則體現了玻璃對光的透過性能。本文根據《GB/T 30983-2014》簡單總結了光伏用玻璃霧度和透過率的測量規程。
1儀器應包含以下部分:
穩定的光源係統;
單色器;
能夠產生波長和強度相同平行光的係統;
擁有光電探測器和人射口的積分球,宜采用直徑不小於150 mm的積分球,當選用其他尺寸的積分球時,所有積分球開口的麵積之和應小於積分球內表麵積的4%;
積分球參考光路如圖1所示。
2儀器波長範圍應包括300nm~1100nm。
3儀器的波長準確度不超過1nm。
4儀器的光度測量準確度應不超過1%,精確度應不超過0.5%。
5照明和探測的幾何條件:照明光束的光軸與試樣表麵法線的夾角不超過10°,照明光束中任一光線與光軸的夾角不超過3。
6在使用單光束儀器測量透射比並要達到較高精度時,宜使用用雙光束儀器校準過的標準板。
1試樣
用 TCO玻璃或光伏壓延玻璃作為試樣,尺寸宜根據儀器的要求製備,宜采用100 mmX100 mm。
2標樣
2.1霧度光譜測定中,采用空氣層作為參比標樣。
2.2光譜透射比測定中,采用空氣層作為參比標樣。
2.3光譜反射比測定中,采用儀器配置的參比白板作為參比標樣。
試驗步驟
1霧度光譜測量
測量波長範圍300 nm~1 100 nm,波長間隔5nm。測量時按照表1的規定操作,依次測量て1(入)、て2(入)、て3(0)、て4(入)。測量過程中,試樣的膜麵朝向積分球一側。
2光譜透射比測量
波長範圍為300 nm~1100 nm,波長間隔5nm。按照1中方法測量て1(入)、て2(入),測量時樣品的膜麵朝向積分球一側。樣品的光譜透射比
繪製T(入)-波長曲線,得到樣品在不同波長下的光譜透射比。
3光譜反射比測量
波長範圍為300 nm~1 100 nm,波長間隔5nm。測量前應對儀器進行基線校正,進行校正時以標準白板作為參比標樣;測量時樣品放置位置如圖2所示。樣品膜麵朝向積分球一側時的光譜反射比記為Rf(入);祥品玻璃麵朝向積分球一側時的光譜反射比記為Rg(入)。
繪製Rf(入)-波長曲線和Rg(入)-波長曲線,得到樣品在不同波長下的光譜反射比。